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5篇 |
免费 | 1418篇 |
国内免费 | 63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466篇 |
航天技术 | 989篇 |
综合类 | 566篇 |
航天 | 11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123篇 |
2021年 | 146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39篇 |
2015年 | 154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41篇 |
2012年 | 256篇 |
2011年 | 285篇 |
2010年 | 304篇 |
2009年 | 264篇 |
2008年 | 263篇 |
2007年 | 209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140篇 |
1998年 | 173篇 |
1997年 | 123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操纵面故障将改变飞机受到的气动力和力矩,降低机动性能和控制能力,基于传统质点模型的航迹规划方法难以解决此类飞机安全飞行轨迹优化问题.因此,引入由故障引起的侧滑和侧力,估计故障后气动力系数,建立故障飞机模型;针对故障飞机控制和机动能力下降的问题,在原故障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控制量变化率,构建轨迹优化对象模型,并将控制量变化率最小作为优化指标;采用高斯伪谱法优化计算安全飞行轨迹.仿真实验以副翼和方向舵故障为例进行设计,结果满足运动方程及各控制量、状态量约束,并能实现平稳飞行. 相似文献
93.
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方法,建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轴对称突扩气固多相流动的统一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采用k-ε双方程模拟气相湍流流动和颗粒相湍流雷诺应力kpg方程描述大尺度颗粒湍流运动、小尺度颗粒各向异性弥散特性以及气固相间作用。数值模拟了突扩流动中的颗粒轴向、径向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以及颗粒-气相脉动速度关联轴向分量的分布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颗粒轴向速度脉动大于径向速度脉动,轴向平均速度梯度影响脉动速度峰值的发生位置和大小;两相脉动速度关联轴向分量大约是径向分量的2倍。 相似文献
94.
文中主要探讨了F-16飞机主起落架收放机构的设计思想,分析和推导了收放机构的运动原理,导出了因机轮收上位置变动而引起的机构参数调整理论,建立了一种运动机构图像显示方法及交互式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包。 相似文献
95.
96.
提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逃逸飞行器与运载火箭应急分离六自由度仿真方法,建立了其应急分离的数学与动力学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功能,实现了逃逸飞行器在特定初始条件下与运载火箭分离的六自由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ATLAB/Simulink的逃逸飞行器与运载火箭应急分离六自由度仿真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对逃逸主发动机推力以及逃逸塔结构弹性变形的分析,可以为逃逸飞行器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介绍了新型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然后结合全桥变换器阐述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控制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最后以一台500W12/8极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为例进行了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励磁双凸极电机调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98.
2009年1月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 SSW)事件是有记录以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主增温事件(Major Warming Event, MWE), 期间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因此非常有利于研究电离层对平流层增温事件的响应情况. 本文利用COSMIC (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系统提供的掩星数据, 使用Kriging方法分别构建了此次SSW期间及平静期的电离层NmF2, hmF2和110~750km高度范围的垂直积分TEC (简称VTEC)地图, 同时从全球定位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TEC地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s, GIMs)中提取了日固坐标系(Sun-fixed, 地磁纬度和地方时)下全球TEC地图. 通过对比发现, SSW期间与平静期相比, 地磁纬度中低纬电离层参数存在早晨上升, 下午和夜间下降的现象. 利用OSTM/JASON-2卫星高度计观测值进行验证后的结果显示, 此前研究均未有提及的夜间时段电离层参数NmF2, hmF2和TEC (VTEC和IGS TEC)的下降现象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99.
100.
喷气发动机转速数字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动态模型如图1所示。数字控制器由微机编程实现。该闭环系统由PI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角度负反馈为位置反馈校正。 相似文献